会员登录
用户名:
密  码:
验证码:
 
 商会动态
商会动态
商会要闻
会员动态
综合资讯
 站内搜索
关键字:
  当前位置:首页 > 商会动态
   商会动态  
 
鲁西崛起济宁有力量 科技创新成发展助推器
日期:2013/6/18   点击:824
 

来源: 大众日报

广阔的鲁西大地,地利之势、发展之锐虽不及“蓝黄”经济区、省会经济圈,但在山东的经济版图上,其发展腹地的战略地位无可替代。

  原标题:鲁西崛起济宁有力量

  广阔的鲁西大地,地利之势、发展之锐虽不及“蓝黄”经济区、省会经济圈,但在山东的经济版图上,其发展腹地的战略地位无可替代。规划建设西部经济隆起带,打造新的经济增长极和战略支点,也就成了山东必然之选。

  作为鲁西工业重镇的济宁,敏锐地嗅到这一战略部署带来的重大机遇,及早谋划,主动作为,近来“重拳”频出:以中心城区突破带动济兖邹曲嘉组群城市融合发展,构建区域中心城市;以产城互动推动东部大工业板块和济嘉现代物流区建设,打造区域经济中心;以11名国家“千人计划”专家领航区域创新发展,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……

  区域经济发展,“先极化、后均衡”是规律。“谁率先打造出增长极、建成‘发展高地’,谁聚集要素和争夺市场的能力就强,谁就能抢占发展先机、赢得竞争主动。”济宁市委书记马平昌说,在鲁西地区乃至淮海经济区20多个城市中,济宁的经济总量、财政实力都居“第一方阵”;建设西部经济隆起带和打造曲阜“经济文化特区”两大省级战略,将在济宁产生强大的聚合效应。

  培育“U”形谷中心城市

  放眼国内外,举凡发展程度较高的区域,都是以较强的中心城市为带动和支撑。区域间的竞争,更多地体现为这些中心城市之间的竞争。“打造科学发展高地,培育区域中心城市的‘造极’能力是关键。”济宁市长梅永红说。

  “构建区域中心城市,济宁独具优势。”市发改委主任尤卫平分析,“古代讲,‘府与府,三百五’。济宁方圆几百里内没有大城市,并且居于西部经济隆起带‘U’形谷的中间地带。这是地利;经济总量、工业规模、财政收入均居鲁西六市首位,特别是济兖邹曲嘉都市区(济宁城区、兖州、邹城、曲阜、嘉祥)建成面积已达240平方公里,空间优势明显。这是现实基础。”

  在济宁,记者沿快速干道驱车在市区、兖州、邹城、嘉祥等地奔波采访,分别只有半小时车程,很是便捷。市规划局局长祝清荣说,都市区五大板块相距1630公里,聚集了全市52.5%的人口、70.3%的经济总量、77.8%的财政收入,已成为人口集中、经济发达、设施完善的区域,发展潜力巨大。

  但济宁也清醒地认识到,对照“中心城市”标准,济宁还有不小的差距。梅永红坦承,济宁市城镇化率去年仅为46.1%,水平还明显偏低。同时,中心城区人口刚过百万,规模偏小,首位度低,辐射带动能力不强。为破解这一症结,济宁以破竹之势强力实施城镇化追赶战略,以中心城市突破带动族群城市融合发展。

  居家邹城,在兖州上班,常到济宁购物……这就是邹城市新时代规划设计院设计师周鹏的日常生活轨迹。“功能区划和交通网越来越清晰,我们越来越感觉是生活在一个大城市里。”周鹏说。

  这得益于济宁实施的“中心突破、组群发展、城乡统筹、梯次推进”战略。据此,济宁中心城区按照“一城四区、竞相发展”的格局拉框架、扩规模、提品质,每年拓展8平方公里以上、新增人口10万以上。都市区则实施高新区升级、济嘉西部融合、组团道路对接、公交一体化等12项行动计划;以现有的快速路网为基础,发展快速公交、BRT、城际高铁,实现以济宁为核心的“半小时单程出行”目标。祝清荣告诉记者,今年国庆节前五大板块间将开通10条城际公交,市民出行将不用换乘。

  既要赶,又要转

  近年来,济宁培养了实力较强的“千百亿”梯次产业集群,省级经济开发区和销售收入过百亿企业数量在鲁西各市都是最多的。然而,资源型产业结构偏重,产业层级和竞争力不够,仍是济宁发展的“痛处”。“提升产业层次和竞争力,打造区域经济中心,既要‘赶’,更要‘转’。”梅永红认为,“赶”不是走老路,是要走科学发展的新路,前提是质量、效益;“转”也是“赶”的条件,只有优化产业、产品结构,发展才有动力和活力。

  “转”与“赶”,在近年来济宁传统产业发展中已有了很好的体现。走进山东如意集团产品展览厅,宣传部长刘凯指着一款轻薄、挺实的新款面料介绍:“用‘如意纺’技术生产的布料,每米售价千元左右,相比原来每米六七十元的价格有了十几倍的增长,而且已成功签约ARMANIHUGO BOSS等国际服装品牌。”

  “这是我们重视产品革新升级的成果。”刘凯说,目前集团已拥有27项国际领先水平的科研成果,其中“如意纺”技术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。借助技术品牌优势,如意集团成功在日本、澳大利亚、新西兰等国家并购原料基地和服装品牌,高端产品销售收入占比超过三分之一。

  67,记者走进兖州市工业园区,创业大厦、齐鲁工程装备有限公司、兖矿集团大陆机械公司等项目正在紧张施工。兖州市委常委、工业园区管委会副主任唐军说,兖州将辖区内的两家省级开发区整合为兖州工业园区,赋予其经济社会管理权限,增强了园区发展活力。目前工业园区规模以上企业达到71,销售收入达到945亿元。而经过近几年的培植,兖州煤炭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占全市比重已降到5%以下。

  打造强力助推器

  2011,卡松科技有限公司研发了一款“水基润滑油”产品,该产品石油替代比可达95%,使用后可降低设备磨损和能耗近30%。然而,就是这样一种高效、节能、环保的润滑油产品,却在产业化应用时遭遇到了资金瓶颈。

  “这就像爬坡遇到一道坎,借把劲就能推上去。但缺的就是这把劲儿。”就在卡松董事长赵之玉急得团团转时,旨在为中小企业提供金融服务的济宁“天使基金”,引进以色列英飞尼迪股权基金投资集团,为其注入了5000万元“活血钱”,并吸引其他金融机构注资,使“水基润滑油”及后来研发的“可生物降解绿色润滑油”产品实现了产业化。

  济宁市科技局局长贺永红告诉记者,济宁建立“创投投一块、担保保一块、银行贷一块、政策补一块、平台扶一块”的多元化科技金融服务体系,一批科技创新型“小巨人”企业得以快速发展。截至目前,济宁扶持高新技术项目的创业基金已有13,基金规模达39亿元,已获得资金扶持的企业19,投资额达12.3亿元。

  “区域经济中心,一定也站在区域创新能力和技术水平的高峰。”贺永红说,目前,济宁拥有3个国家级企业重点实验室、60家省级以上工程技术研发中心、149家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均居鲁西首位。为集聚创新型高端人才,济宁实施了海外人才引进“511”计划和国内人才集聚“百千万”工程。截至目前,已引进高层次创新创业团队15,其中国家“千人计划”专家11名。

  按照新的统计标准,今年13月济宁市高新技术产业产值达到228.9亿元,同比增长16.7%,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上升为22.14%,科技创新已成为济宁经济发展强有力的助推器。

责任编辑:鲁珊珊

 
  
广西山东商会 © 2013-2021 版权所有
地址:广西区南宁市高新区科园大道44号
电话 Tel:0771-5816609 联系人:林秘书(18877149791) Email:gxsdsh2009@163.com 备案号:桂ICP备2020007122号-1
技术支持:网乐原科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