会员登录
用户名:
密  码:
验证码:
 
 站内搜索
关键字:
  当前位置:首页 > 齐鲁文化
   齐鲁文化  
 
章丘清代藏版发现始末:百年翰墨香 书亡版犹存
日期:2013/6/24   点击:868
 来源:齐鲁晚报 作者:马永涛

    马国翰是清代著名的辑佚大家,所著《玉函山房辑佚书》填补了我国文化史上的许多空白,但由于战乱等原因,该书大多散佚难寻,令很多学者引以为憾。2000年,章丘市埠村街道西鹅庄村的李应顺将藏在李廷启故居夹壁墙里的《玉函山房辑佚书》等5966张书版捐献给国家,百年翰墨犹香,字字前辈心血,写就了一段书版传奇。
    两位辑佚大家
    这批藏版的主人既然是马国翰,为什么会藏在李廷启故居的夹壁墙里?
    马国翰(1794—1857),字词溪,号竹吾,历任陕西石泉等县知县,陇州知州。年轻时开始辑佚,倾毕生精力完成了《玉函山房辑佚书》,西鹅庄大部分藏版是马国翰毕生辑佚的心血。
    李廷启(1789—1849),40岁之后出仕,为官足迹遍及广州、雷州、湖北、直隶等大半个中国,官至顺天府尹,60岁时卒于任上,留下了“十年树木人何在,千里之官客未归”的人生遗憾,有《纫香草堂文集》等书稿传世,他的作品也是西鹅庄藏版的重要组成部分。
    马国翰、李廷启是清代两位著名的辑佚大家、藏书家,他们不但是儿女亲家,更是志同道合的挚友,同样的教书生涯、官场经历和藏书辑佚爱好,将两个家族和这批藏版紧密联系在了一起。据《续修历城县志》载:“国翰家贫好学,自为秀才时,每见异书,手自抄录。及官县令,廉俸所入,悉以购书,所积至五万七千余卷。”《章丘乡土志》载:“廷启著有《纫香草堂文集》二卷、《诗集》十卷,《诗余》一卷,《四书文》四卷、《试体诗律赋》各二卷、《夏小正诗》一卷行世。”搜集、辑佚、雕版耗费了马国翰、李廷启毕生的心血。
    李廷启去世8年后,马国翰也撒手人寰,其继子想继承家产,其中当然包括这批书版,马国翰夫人却对女儿格外偏爱,暗地里将这批书版运往了李家,盖起了三间带夹壁的房子,将书版收藏起来。因此真正将这批雕版保存下来的,是李廷启的儿子李宝赤和儿媳(马国翰之女),他们继承父业,将二老遗稿整理重刻。后来,山东巡抚丁宝桢曾命人将这批藏版取出,找工匠补刻了书版残缺者,但其复刊版本因数量较少,且多作为礼品送与达官贵人,现多散佚了,这就更加显现了这批雕版的文献价值。
    一座传奇老宅
    西鹅庄李廷启故居是一座保存完整的清代民居,已有160多年的历史。前院的大门、客厅、东西厢房、后院的三层青砖小楼都无言诉说着历经的沧桑变化。直到今天,我们进入这座小院,依然会为它框架式的客厅结构、高超的卯榫木质大门、坚固的廊柱所折服。藏版的夹壁墙就在后院的老屋里,似乎这建筑的存在就是为了保护这批旷世书版能够重见天日。
    1999年秋,阴雨连绵,藏版老屋渗水,为防雕版损坏,李廷启五世孙李应顺将雕版取出,于2000年5月全部捐献给国家。这批藏版共5966张,每版28厘米长、18厘米宽、2厘米厚,涉及经史子集等书籍558部,约420万字。
    百年翰墨香,书亡版犹存。鹅庄藏版的重见天日,不仅是辑佚史上的一项空前成就,而且解决了学者们到处翻查古籍的繁杂,为他们进行学术研究提供了极大方便。这批雕版中有近十种书目在现存的中国各地藏书中没有印书,如《尚书逸篇》、《尚书古文训》、《中国丛书编录》、《山东文献书目》等。同时,一次性发现这么多名家著作原版,这在全国也是不多见的,这批雕版对研究清代山东的印刷技术、印刷史也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,填补了我国文化史上的许多空白。
    历经清朝、民国、抗日战争、解放战争、“文革”、城镇化拆迁等诸多变迁,这一老建筑能够如此完好地保存下来,本身也成了一个传奇。直至今天,这座老宅子依然有许多未解之谜,比如移动基站就在附近,但手机在院子里就是没信号;前院东厢房的室内面积明显小于外围测量的面积,墙壁的厚度超出了正常范围很多,这面墙是不是夹壁墙,里面是否还有文物?目前还不得而知。
    六次访书佳话
    1936年前后,著名学者王献唐与好友邢蓝田曾六次赴鹅庄村访书。邢蓝田在他的《鹅庄访书记》里叙述他往访鹅庄的原因,李廷启“与道州何绍基子贞昆仲交莫逆,故所藏何氏墨迹独夥。又与历城马国翰竹吾为儿女姻亲。竹吾卒后,所有玉函佚尽……慕其收藏之富,而惜其散佚也,于是先后六访其遗书焉”。
    当时,王献唐和邢蓝田在鹅庄收购了部分书籍和书法作品,其中尤为珍贵的是从李家访得马国翰手札九十页,购得马国翰考证古钱币的书版610块,又在集市上买得114块,共计724块。该版是把古钱币镶嵌在雕版上,旁边有旁证文字,十分难得。
    当然,王、邢二人到鹅庄访书,还有一个重要的目的,就是给马国翰正名。因当时有人认为马国翰的辑佚书是盗刻清代另一辑佚大家章宗源的,围绕这桩公案,学术界展开了讨论,众说纷纭,莫衷一是。著名学者王重民详考史实,撰《清代两个大辑佚书家评传》,刊于1932年《辅仁学志》3卷1期,两大家即章宗源、马国翰,认为章、马二人各成体系,源流清晰,都在辑佚方面做出了突出贡献。王献唐也留心乡邦文献,在其《篙庵闲话跋》中为马国翰正名。邢蓝田在王献唐的指导下,根据鹅庄访书所见、所闻、所得,撰《鹅庄访书记》发表于《山东省立图书馆季刊》1936年1卷2期,同时影印马国翰手札,成为替马国翰正名的有力证据。而2000年藏版的重见天日,更是提供了马国翰作为辑佚大家的实物证据。至此,马国翰《辑佚书》学术冤案才得以彻底昭雪。
 
  
广西山东商会 © 2013-2021 版权所有
地址:广西区南宁市高新区科园大道44号
电话 Tel:0771-5816609 联系人:林秘书(18877149791) Email:gxsdsh2009@163.com 备案号:桂ICP备2020007122号-1
技术支持:网乐原科技